政策法规

专注数字乡村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事业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

首页 > 政策法规

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建设农业强国

来源:内蒙古数字乡村发展有限公司 发布日期:2023-01-29   点击量:574

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,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,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、实现高质量发展、夯实国家安全基础,都离不开农业发展。过去四十年,我国经济高速发展,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。我国农业也一直保持快速发展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,有效地保障了粮食安全,农民收入大幅提高,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营养不良问题。国际经验表明,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和人口大国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,也大都是农业强国。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,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。强国必先强农,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正当其时,意义非凡,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,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。

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国内,但也要学习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和普遍规律。农业强国是根据国际比较得出的,其基本特征也应该从全球农业强国中寻找答案。应系统分析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以色列和荷兰等世界农业强国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经验,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明晰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与特征,而且有利于我们正视与农业强国的差距,明确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和制定规划。


1

世界农业强国的特点

图片10.png


世界主要农业强国普遍具有农产品供给能力强、农业科技和生产率水平高、农业支持力度大等特点。

第一,具有强大的农产品供给能力,能够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居民营养健康需要。例如,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不足全球的5%,但生产了全世界9%的农业和渔业产品,人均占有量世界最高。2019-2021年,谷物和肉类的自给率都高达130.6%和115.9%,出口量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量的13%。世界农产品出口国高度集中,最大的五个出口国约占了全球出口总量的70%以上,大豆的出口占比甚至高达95%。

第二,科技发达,农业生产率水平高,农民素质高、收入高。先进的科技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。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,加拿大和美国的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超过10万美元,2019年分别为10万和11.3万(2015年可比价),澳大利亚也高达8.7万美元。


图片8.png


第三,农业支持力度大,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好,并注重加强农业风险管理,增强韧性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国家在2019-2021年期间的每年农业总支持金额达到3450亿美元(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7%),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170亿美元。美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农业的风险管理,其中联邦作物保险自2017年起为生产者每年提供了超过60亿美元的保费补贴。

第四,农业产业链长和附加值高。2020年,美国的农业占GDP的0.6%,但农业和食物及其相关行业占GDP的5%,远高于农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,并解决了大量就业,农业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量的1.4%,但农业和食物及相关产业的就业占比高达10.3%。

第五,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。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非常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,制定了各种轮作休耕制度,鼓励农民采用绿色技术,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,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价值,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。例如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《欧洲绿色新政》,制定了“从农场到餐桌”的战略,设计公平、健康、环保的食品体系,大幅减少和降低化学农药、抗生素的使用及其风险,同时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。

第六,拥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农业企业,引领全球农业发展,对全球农产品市场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。全球170家领先的跨国涉农企业,主要还是分布在欧美发达国家,其中欧洲有64家,北美洲有61家,其中56家总部设在美国。许多跨国农业企业在农业研发、要素投入、农业生产、农产品储加运、农产品销售等方面都独占鳌头。全球四大粮商——美国ADM、美国邦吉(Bange)、美国嘉吉(Cargill)和法国路易达孚(Louis Dreyfus)控制着全球90%的粮食贸易量。


2

我国与农业强国间仍存在差距

图片10.png


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。农业经济保持60多年的高速增长,1953-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.5%。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科技水平显著提升,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.3万亿斤台阶,2021年肉类产量达到8990万吨,蔬菜及食用菌和水果产量也分别高达77549万吨和29970万吨。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数据表明,2018年,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22.5%,排世界第一。但应该清晰认识到,我国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。与全球主要农业强国相比,我国农业生产仍存在大而不强、多而不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,在农业生产率、农业产业链发展、科技创新、可持续发展、对国际农业的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。


图片9.png


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步,但在原始创新和私人企业研发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。2021年,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61%。但是,在前沿性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仍然相对滞后,缺乏重大的原创性成果,一些重要种源和重要农机装备方面仍依赖于进口。从农业科研投入来看,虽然我国的公共农业科研投资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国家,2016年占世界农业公共投资总额的16%,但我国的私人农业科研投资依然不足。而在农业强国中,私人投资农业科研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。农业产业链融合程度不高。根据国家统计,2020年,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的GDP占比为16.47%,仅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.05倍,远低于世界农业强国的水平。中国跨国农业企业正在发展壮大,但数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小。以中化集团、中粮集团为代表的涉农企业逐渐参与到全球农产品的加工、贸易和运输的产业链。其中,中粮集团发展迅速,已经与四大粮商、丰益国际和维特拉共同组成了“七大粮商”新阵营。但总体上,我国跨国农业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农业企业相比,规模较小,在农产品贸易布局、农业产业链掌控和核心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。


3

走向农业强国的路径

图片


实现农业强国,既要借鉴国际经验,又要因地制宜、突出中国特色。为此,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
强化农业科技支撑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应当关注农业科技国际发展新趋势,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新的方向、方式的研究,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,逐步加大对环境、农业可持续、食品安全与营养、气候变化、未来食物等新兴趋势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。在保证政府对农业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,要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研发投入体系,多举措鼓励私人投资农业研发。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,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。通过“藏粮于地,藏粮于技”,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。

改革农业支持政策,实现产量增加、营养提升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。增强对具有营养、健康、可持续性的粮食和食物产业的财政支持,增加对气候变化适应性、绿色农业研发和推广等的公共投资,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,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。以大食物观为指导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,推动形成营养导向型食物产业发展和健康导向型食物消费模式。


图片11.png


加强农业产业链,提高农业从业者收入。依托农业特色资源,加强农业品牌建设,开发农业多功能性,发展碳汇市场,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化,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,构建农产品信息智能化的监测预警机制,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应急管理能力,增强农业产业链的韧性。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,增加产业链价值,扩大农业从业者收入来源,提高农业从业者收入。

加快培育壮大跨国企业,提升农业国际影响力。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,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,降低农产品贸易风险。培育发展大型国际粮食和农业跨国企业,通过南南合作、技术转移等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、发展中国家等地区的双边农业合作,围绕粮食安全、气候变化、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,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,促进全球农业转型,提升我国在全球农业治理中的话语权,增强我国农业国际影响力。


Copyright © 2011-2021 .bgnqe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营业执照  蒙ICP备2022001828号-1